版权所有©江宁区清水亭东路幼儿园 地址:江宁区秣陵街道殷富街299号 联系电话:(025)52720827 邮编:211102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为了迎接新学期的顺利到来,全面做好秋季开学准备工作,现就幼儿园疫情防控要求、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及食品安全知识方面做如下温馨提醒,请您务必仔细阅读。
一、疫情防控温馨提醒
1.严格执行本市相关疫情防控管理措施,主动报备,如实填报相关信息。
2.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开学前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幼儿在开园前14天开展健康监测和旅居史报告(含共同生活家属),并如实上报园方,配合园方做好开学返园的健康监测。
3.幼儿如有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就医;患传染性疾病未治愈的幼儿暂缓返园。
4.尽量减少家庭外出聚集活动,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不接触外地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在外公共场所注意佩戴口罩。
5.外出回家应立即洗手,利用闲暇时光教孩子一些良好行为小知识:
(1)科学洗手: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2)正确佩戴口罩:教会孩子正确佩戴口罩:怎么戴、怎么取、怎么收纳、尽量详细,并一定要让幼儿亲手操作熟练;
(3)文明防疫:教会孩子在打喷嚏、咳嗽时怎么用手或使用纸巾遮挡,纸巾使用后怎么收纳。
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也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流感不同于普通的感冒。多发于秋冬季,人群普遍易感。
2.手足口
多发生在夏、秋季,可散发亦可引起局部流行,以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疱疹为特征。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
3.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同时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经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亦可传染。
4.秋季腹泻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伴随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症状最严重。因为总在秋季发生,因此称为秋季腹泻,实际上秋季腹泻多在9月到次年的4月之前都容易发生,做好预防极为重要!
5.麻疹
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柯氏斑 在口腔两侧颊粘膜靠第一磨牙处的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要表现。任何年龄均可感染麻疹,过去一般以8个月到5岁发病率最高,且每隔2~3年有一次大流行。麻疹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最多。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经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6.红眼病
常表现为眼睛刺痒、有异物感、流泪、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眼部分泌物增加,双眼可以同时或先后发病。
预防措施
1.避免受凉
这段时间白天的气温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早晚的气温较低,那么我们就要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冬季参加锻炼时,更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等到“回冷”时就很容易着凉感冒了。
2.优化环境
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次不少于15分钟,使空气清新清洁,减少病菌,预防疾病。
3.补充营养
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提高抗病能力。
4.生活规律
幼儿午睡很重要,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5.加强锻炼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个人防护
要注意勤洗手,养成正确洗手这个简单的习惯,加强卫生意识,防止传染病的扩散。10月15日为 “国际洗手日”,它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等公共场所将用肥皂洗手由一种观念转化为自觉行为。另外出门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少到拥挤的场所。
7.免疫预防
疾病流行季节可到疾控中心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水痘等疫苗。
8.及早就医
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出疹等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如果确诊为传染病家长一定要让幼儿治疗休息,至到痊愈经保健医生确认方可入园。
三.食品安全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白开水是儿童的最佳饮品。
白开水不光能满足儿童对水的生理需要,还能为他们提供一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还是营养保健型饮料,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有喝饮料习惯的孩子,常常会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体重不足。
4.膨化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
油炸薯条、雪饼、薯片、虾条、虾片、鸡围、鸡条、玉米棒,这些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膨化食品。检测显示,膨化食品虽然口味鲜美,但从成分结构看,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的食品。从饮食结构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尔食之。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造成油脂、热量吸入高,粗纤维吸入不足。若运动不足,会造成人体脂肪积累,出现肥胖。儿童经常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
5.营养补品千万不能随意吃。
家长们认为,给孩子吃补品会促进生长发育,更希望通过它提高孩子的智力,因此会选购各种营养滋补剂,如含有人参、鹿茸、阿胶、冬虫夏草,花粉等营养品。孰不知这些补品对成人可能有益而无大碍,但对儿童却经常会引发很多不利的后果,如食欲下降和性早熟。
6.洋快餐营养单一不可多吃。
即便洋快餐中不含“苏丹红”,但是在营养配比上仍存在很大的问题:高热量、高脂肪、荤素搭配不合理……如果只是偶尔吃一两次还可以,倘若经常光顾,对儿童身体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版权所有©江宁区清水亭东路幼儿园 地址:江宁区秣陵街道殷富街299号 联系电话:(025)52720827 邮编:211102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