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江宁区清水亭东路幼儿园 地址:江宁区秣陵街道殷富街299号 联系电话:(025)52720827 邮编:211102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

自然亲历|秋光里的小探秘---大呀么大冬瓜
自然亲历|秋光里的小探秘
---大呀么大冬瓜
瞧,幼儿园小山坡一角大大的冬瓜就像个胖娃娃一样生长在藤蔓下,多么惹人爱。小二班的孩子们将和大大的冬瓜发生什么生动有趣的故事呢?
一、冬瓜初印象
缘起:(孩子们的发现)
雨后清晨,凉风习习,户外晨锻游戏时,在大花坛处一个大草丛的叶片下,地下躺着一个大大的瓜,大大的冬瓜在一片瓜秧中引起了小朋友的注意,孩子们瞬间炸开了锅。
“老师老师,这是什么啊?好大啊!”“这是哪里来的啊?”“哇,好大的瓜啊!”孩子们欢呼雀跃,一下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这是黄瓜吧?”“不对不对,这是黄瓜吗?好大啊!”“不对,是冬瓜,我家里有........”
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场关于大呀么大冬瓜的故事开始了.............
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花坛边一个大大的冬瓜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浓烈的兴趣,他们对冬瓜也产生了好奇心。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中的机会,支持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如果忽略这些,那么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就有可能消失。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教师充分去挖掘“冬瓜”这一孩子感兴趣的自然教育资源,开始了属于小二班的课程故事《大呀么大冬瓜》。
二、趣探冬瓜
1.冬瓜是怎么长出来的?
老师,这里哪来的冬瓜?它是哪里来的啊?
年糕:“把小冬瓜种在土里,就会长成大冬瓜。”
辰辰:“我知道,冬瓜就跟我们种的大蒜一样,把冬瓜宝宝放在土里,每天浇水晒太阳就可以长大。”
糖葫芦:“冬瓜里面有种子,埋在土里,浇水照顾它......”
知冬瓜
听了孩子们之间的对话,老师及时抓住教育契机:“你们可以走近点去看看它,摸摸它啊。”乐迪说:“这个冬瓜好硬啊,你看,我都捏不动。”“冬瓜是绿色的......”“摸起来滑滑的、凉凉的……”
v
善于观察的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对神秘大冬瓜进行了观察:“冬瓜长得像什么?”
小鱼儿说:“我感觉它像个大宝宝,胖胖的。”
糖葫芦说:“冬瓜像一个有点胖的月亮一样。”
年糕说:“冬瓜长长的,有点点弯,像一个彩虹。”
柠檬说:“我感觉这个大冬瓜像一个硬硬的、长长的保龄球。”……
孩子们通过对亲身体验、直接观察、寻找等多种学习方式,对冬瓜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对冬瓜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指南》中指出: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对于他们来说,最关心的是,这个大冬瓜哪里来呢?
孩子们都觉得冬瓜是从土里长出来的,那是不是还有冬瓜宝宝没发现呢?
于是,孩子们围着冬瓜藤开始“搜罗”。最后,小小的冬瓜被孩子们发现了。“老师,快来看,这里有个小小的冬瓜。”“小小的,好可爱。”“我发现它身上还有一朵黄色的花。”“身上有许多白白的毛,像毛毛虫呢。”
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比较、感知,原来大冬瓜是小冬瓜慢慢长大来的,小冬瓜顶上还有一朵大大黄花,身上有许多的白毛毛。
”老师,冬瓜长大了身上的白色毛毛就不见了是吗?“”对呀,你看这个大冬瓜身上都没有毛了,滑滑的,变绿色了。“善于观察的孩子对于长大后冬瓜身上的白毛毛有了自己的疑问。我们带着疑问回到了教室,通过观看冬瓜生长的视频,我们知道了,其实冬瓜长大后身上一直会有一层白白的“灰”,那是冬瓜身上的霜,它对害虫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从而可以起到预防害虫,保护冬瓜的作用。
冬瓜朋友
“那我们这个大冬瓜身上的白”灰“去哪了呢?”
“有可能是太阳晒没了。”“我知道,是冬瓜生病了,不见了。”.........孩子们为冬瓜丢了白“灰”很是烦恼。于是一有时间,孩子们就自发来照顾大冬瓜。“冬瓜一定渴了,我来给它浇浇水吧。”
“冬瓜一个人会无聊,我想跟它说说话。”......
这天,散步路过这里,孩子们发现很多小朋友无意间会去摸一摸、滚一滚冬瓜。冬瓜身上出现了一些白白的“伤痕”,这也是导致白“灰”不见了的原因。
“冬瓜还有成熟,那我们该怎么保护冬瓜呢?”
饺子说:“我知道,我们给冬瓜围起来吧。”乐迪说:可以给它搭一个房子。”童童说:“我们可以用一个大纸箱把冬瓜盖在里面就好了。”.......
经过讨论,孩子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了许多保护冬瓜、照顾冬瓜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了解到保护冬瓜,可以给它盖一个“家”,每天来陪陪它,给它“喝水”,为它除草,就像爸爸妈妈在家照顾我们、爱我们一样。但是呢,这个“家”不能像房子一样封顶,因为冬瓜生长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养。最后,孩子们利用花坛旁边的砖块尝试一起给冬瓜围个小“家”。
冬瓜有了自己的小“家”,孩子们内心更加的踏实,这天孩子们跟往常一样来到冬瓜身边:“咦,冬瓜的“家”不见了。去哪里了呢?
孩子们突然发现冬瓜的“家”不见了,那我们怎么才能保护好冬瓜的“家”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大家决定制作一个提示牌,呼吁大家一起保护冬瓜成熟长大。
摘冬瓜
在孩子们的照顾下,冬瓜成熟啦。我们要去采摘我们的大冬瓜喽。那小朋友会有什么好办法摘冬瓜呢?
辰辰说:“把冬瓜用力拉下来。”
帅帅说:“要准备剪刀,把冬瓜剪下来就好了。”
安安说:“我拿一个篮子吧,用来装冬瓜。”
孩子们为采摘冬瓜想出了许多小办法。
冬瓜藤在孩子们一片欢呼声下,“咔嚓”一下剪断了。
“哇,好大的冬瓜,真的好大啊。”“这么大的冬瓜,我抱也抱不动......
“这么大的冬瓜,有多长呢?比我还高啊?”
伴随着孩子们的疑问,他们想要和冬瓜比比到底谁高。
墨墨和乐迪赶紧躺在冬瓜身边,把身体伸直,要和冬瓜来比一比。
其他孩子则齐心协力把冬瓜立起来,围成一圈,发现原来自己比冬瓜还高呢。
搬冬瓜
冬瓜摘下来了,这么大的冬瓜我们怎样才能搬到班级呢?
乐迪说:“我要把它抱回来。”
晃晃说:“那么大的冬瓜,我抱不动,大家一起搬吧。”
糖葫芦说:“冬瓜圆圆的我们可以把它滚回来啊。”
孩子们讨论着、商量着,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于是,搬运开始喽。几个孩子搬起大块头的冬瓜,发现抬着不好走,还没走几步,就没有力气了。经过讨论,孩子们想用滚滚冬瓜的方法。在滚得过程中问题出现了:“老师,冬瓜受伤了,你看,很多地方都破了,不能再滚了。”“老师,前方有楼梯,我们滚不上去了。”
搬起来太重了,滚的方法也行不通。那怎么办呢?孩子们沉默了一会,四周看看。年糕说:“老师,那边有车子,用车子来运吧。”冬瓜太大,冬瓜放不进去,车子也会翻车。就这样,我们的冬瓜还是没有办法运到班级里。
孩子们有些失落,这下该怎么办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邀请哥哥姐姐们来试试呢?”
冬瓜来到小二班
在孩子们的邀请下,大班的哥哥和弟弟妹妹们一起成功抱起大冬瓜来到了小二班。
搬运冬瓜的过程,孩子们热情高涨、齐思共想、一起努力,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的萌芽,初步培养了他们与同伴友好合作的能力。
了解了冬瓜的外部特证,对于孩子们来说,大冬瓜的肚子里是什么样的呢?有没有“小宝宝”也是他们最想知道的。
有的孩子说:“冬瓜里面是绿色的吧?”“不对,我觉得冬瓜里面是黄色的。”“冬瓜里面应该是白色的。”......那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说干就干,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冬瓜肚子里是什么样的吧。
切开冬瓜,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呢?
饺子说:“要准备刀,准备切的板子。”
思思说:“要准备盘子。”
小羽说:“我们还要把手洗干净。”
准备好需要的物品后,我和孩子们准备切开冬瓜啦,结果冬瓜太大太硬,根本切不开。所以在大家的讨论下,大家都觉得需要力气非常大的人才能切开冬瓜。
孩子们一致认为班级金老师可以切开冬瓜,果然,不负所望,在孩子们“哇”的一声下,大大的冬瓜一分为二,露出了白白的冬瓜肉。
呦,原来冬瓜里面长这样的,它的肉是白白的,最外沿有点点绿,闻起来清清的味道,摸起来有点湿湿的、、软软的、冰冰的,像水一样。
切开的冬瓜里的瓜瓤造型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老师,我发现冬瓜里面有许多的小洞洞,圆圆的。”“冬瓜里面像小花。”
“冬瓜里面像一个树干。”“冬瓜里面像一个太阳。”
孩子们天生喜欢亲近自然、喜欢探究,通过解剖冬瓜的内部结构,他们对冬瓜有了自己更深的认识。
三、美味冬瓜
冬瓜有什么营养呢?
通过亲子调查,孩子们了解到冬瓜肉可以消暑止渴,利尿消肿。冬瓜皮、冬瓜籽还可以做药呢。
大大的冬瓜可以做什么美食呢?
“妈妈说,冬瓜可以烧汤喝。”
“我知道,冬瓜可以炒菜吃。”
“老师,妈妈跟我说,冬瓜可以做甜甜的冬瓜糖呢。”
........
经过举手表决,孩子们最想尝试、品尝冬瓜糖。
那谁会做好吃的冬瓜糖呢?孩子们都说自己的妈妈会做美食,那我们就来邀请妈妈吧。
事先准备好了安全刀具和盘子,老师和孩子一起为冬瓜去了皮,将洗好的冬瓜准备切断制作美食。
《指南》指出:“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教师应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表示赞赏。”
一段与冬瓜的相遇,孩子们通过观察冬瓜、照顾冬瓜、采摘冬瓜、搬运冬瓜、切冬瓜等系列活动,能运用多种感官,建立了与冬瓜朋友般的情感。活动中,幼儿亲身走近冬瓜的生长环境、了解冬瓜的生长历程,感受动手采摘的过程,在富有自然野趣和各种挑战性的活动中,体验劳动带来的喜悦和收获,同时也激发了幼儿间团结互助精神的萌芽。活动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大大的冬瓜,更是一份体验,一次成长。小二班冬瓜的故事还在继续,相信接下来的探索活动会更加有趣,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版权所有©江宁区清水亭东路幼儿园 地址:江宁区秣陵街道殷富街299号 联系电话:(025)52720827 邮编:211102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