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江宁区清水亭东路幼儿园 地址:江宁区秣陵街道殷富街299号 联系电话:(025)52720827 邮编:211102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

聚焦在地资源,深解儿童学习——记支持儿童有意义学习的在地资源运用研讨
聚焦在地资源,深解儿童学习
——记支持儿童有意义学习的在地资源运用研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为了进一步挖掘在地资源并充分运用资源支持儿童有意义的学习,让资源走进儿童活动、走向儿童经验,2024年10月9日下午,由江宁区教研室主办,江宁区清水亭东路幼儿园承办的《支持儿童有意义学习的在地资源运用研讨》活动顺利举行。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国际学前教育研究所尹坚勤所长、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徐群教授、江宁区教学研究室王辉老师,以及江宁区幼儿园一百多位业务园长老师们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清水亭东路幼儿园彭菊副园长为大家带来了第一个案例分享《大树,真好!》。彭园长以清东幼资源建设发展的历程切入,围绕三个转变,结合两个典型活动,展现清东幼在地化资源主题实施中具体实践的做法与想法,感悟在地化资源一定要关注儿童的生活、关注师幼的共同生活,才能让儿童过上有意思、有意义的生活。
毛强老师带来一节大班数学活动《一起去找树》。充分利用园所大树资源,创设“一起去找树”的生活情境,在一次次的任务和挑战中,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对照、判断、识别,尝试根据路径图辨别路线并自主设计路线,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来自东善桥第二幼儿园王慧老师分享的《探秘无患子》案例,讲述了孩子们从发现无患子,到深入探究无患子的特征,最后利用无患子制作洗手液和肥皂深度学习过程。云台山河路幼儿园范文娟园长的分享《长满“小灯笼”的树》,同样聚焦“树”资源,通过追随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断挖掘“栾树”对孩子的发展价值,审议资源,链接资源,促进儿童的经验生长。
江宁区教研室王辉老师以主题为《在地资源运用的课程价值取向与内容选择》带来了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的专题讲座。王老师结合前期对江宁区课程资源运用现状的调查,审视了当前存在的问题误区,同时高屋建瓴地指出要“再认课程资源的价值,丰富教师的资源地图”“研究儿童生活现场,提供适宜有效资源”“注重关联在地文化,培育完整鲜活儿童”“精准课程审议,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帮助教师指明了在地化资源运用的科学方向。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徐群教授深度点评了现场活动的价值内涵和优化方向,感慨活动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支持。同时,徐教授也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儿童有意义的学习。我们要始终秉持以鼓励幼儿发展的态度,赋予儿童自主权。要充分发挥家园社的协同作用,让资源成为儿童学习强有力的支持。
活动最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国际学前教育研究所尹坚勤所长就今天整场研讨进行点评和总结。尹所长以活动中呈现的“小惊喜”,就在地化资源对支持儿童有意义学习的内核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并结合具体案例,指出在地化资源支持儿童学习的三个关键点:一是在资源利用和主题实施的过程中要抓住线索,明确发展脉络,注重线索一以贯之和首尾衔接;二是关注资源的文化底蕴和课程建设的文化底色,让文化内涵贯穿于课程之中。尹所的高度点评为教师如何支持儿童有意义的学习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每一次研讨,都是文化与精神的滋养,思考、对话、深耕,唤起教师的内在觉醒,在每一次的研讨中,反思与追溯,突破与成长。本次研讨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为园所和老师之间搭建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通过与专家的对话、引领,也给予了老师们广阔的学习和探索空间,收获了如何利用在地化资源来支持儿童学习的经验。期待在在地化资源运用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幼儿间的双向奔赴,推进幼儿有意义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江宁区清水亭东路幼儿园 地址:江宁区秣陵街道殷富街299号 联系电话:(025)52720827 邮编:211102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