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江宁区清水亭东路幼儿园!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卫生保健> 正文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作者:校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4/11/29 18:52:50   浏览次数:305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秋冬季气温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比成人弱,适应能力差,免疫力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因此,家长朋友更应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加强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呵护。下面我们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分享给各位家长,希望家长关注,做好预防措施,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

主要症状

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或出现胃肠不适。流感流行时进展迅速,传播广泛,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易感染,同时流感属于病毒性感染,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

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5.尽量避免孩子出入公共场所。

6.注意孩子个人卫生,教育孩子要勤洗手。

7.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

二、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剧烈咳嗽等为主要症状,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

主要症状

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干咳少痰,而且夜间咳嗽比较厉害,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预防措施

1.少给孩子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多吃多汁的水果,少吃反季的水果,更不要吃快餐及油炸等垃圾食品。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3.合理膳食、保障睡眠、保持运动,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并提高身体素质。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婴幼儿多见,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热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3.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

预防措施

1.外出回到家,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洗手,尤其是成人,虽然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回到家一定要洗完手才能接触孩子。切记,千万不要跟孩子嘴对嘴亲密接触,这样非常容易传染病毒。

2.勤通风,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对孩子经常接触的毛巾、水杯、玩具等也要经常清洗、晾晒、消毒。

四、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主要症状

潜伏期3-10天,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感染1-7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

2.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3.防止受凉,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