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江宁区清水亭东路幼儿园 地址:江宁区秣陵街道殷富街299号 联系电话:(025)52720827 邮编:211102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

警惕猩红热
警惕猩红热
冬春季是猩红热的高发季节,一般5-6月为春季高峰期,11月至次年1月为冬季高峰期。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猩红热的小幅上升。
一、猩红热有哪些症状?
猩红热为A 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多见于幼托及学龄儿童。猩红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常急性起病)、咽痛、皮疹、面部皮肤充血,皮疹消退后开始出现脱屑。
部分患者在病程1-2天出现舌苔厚白,舌乳头红肿,似“草莓”,白苔脱落后似“杨梅”,称为“草莓舌”、“杨梅舌”。还有一部分患者,在上述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咽峡出现严重化脓性炎症。
二、普通人如何辨别?
1.“一看嘴”,孩子一般在发热24小时后出现皮疹,此时面部皮肤充血,但口、鼻周围充血不明显,相比之下会显得发白,称为“口周苍白圈”。此时让宝宝张开嘴,查看扁桃体是否有局部充血、脓性渗出或内疹现象,临床上一般以化脓性咽峡炎较多见,与其他原因导致的咽峡炎相鉴别。
2.“二看舌”,猩红热发疹初期,部分患儿舌头上会出现一层厚重的白苔,舌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显著,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牛肉色,味蕾仍较明显,称为“杨梅舌”。
3.“三看皮疹出如何”,发病后次日可能出现皮疹,皮疹始见于耳后、颈及上胸部,两天内蔓延至全身。典型的皮疹为在皮肤充血的基础上有猩红色弥漫细小斑丘疹,压之褪色,皮疹隆起如“鸡皮疙瘩”,顶端可见栗粒状小疱疹。在腋下、肘部及腹股沟的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色深红,间或有出血点,呈横线状,称为“帕氏线”。大概一周左右皮疹消退,同时会出现脱皮的表现,躯干常呈糠样脱屑,严重者四肢、手掌、足底可出现片状脱皮。
三、得了猩红热,完整疗程用药很重要!
家长怀疑孩子得了猩红热,应及时就医,遵医嘱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完整疗程用药,以免链球菌通过蔓延或血行播散,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家长万万不可心存侥幸,认为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
患病期间,孩子应卧床休息,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拭皮肤,避免用手搔抓皮疹,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四、如何预防?
1.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预防性措施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从而减少发病。
2.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3.治疗和隔离患者: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戴口罩,勤洗手。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
4.通风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患儿使用的餐食具、玩具等应及时消毒。
5.加强学校卫生: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保证室内做到充足的通风换气,每日做好教室、文具、玩具和餐具的清洁,发现病例应及时对病例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
版权所有©江宁区清水亭东路幼儿园 地址:江宁区秣陵街道殷富街299号 联系电话:(025)52720827 邮编:211102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